产品型号:IBC Polaris
更新时间:2025-07-11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访 问 量 :624
0571-85129628
充放电产热测试电池等温量热仪是测量多种型号电池热特性参数的仪器,,,,利用高精度多路温度控制实现电池等温工作环境模拟,,,,采用功率补偿法准确测量不同温度下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吸放热功率、、、吸放热总量、、、最大放热功率、、电池效率、、、电池容量等参数。。。。同时,,,同步记录不同条件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时间等状态参数。。。。集成电池比热测量和仪器校准功能,,,,为电池热安全性能评估和热管理系统开发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充放电产热测试规格
产品型号 | IBC Polaris | ||
最大电池长度mm | 400 | 700 | |
最大电池宽度mm | 230 | 350 | |
冷板材质 | A6061铝合金 |
技术参数
参数 | 值 |
控温范围 | -40℃~100℃ |
温度稳定性 | ±0.005°C |
温度分辨率 | 0.001℃ |
电池规格 | 支持方形/软包电池/18650/21700/26650/ |
最大补偿功率 | 200w |
量热灵敏度 | 15mW(功率补偿模式)0.2mW(热流模式) |
放热焓测量精度 | ±1% |
加热通道 | 2 |
传感器通道 | 可支持8路 |
接口 | 网口 |
功率 | 1000w |
功能模式
测试模式 | 数据采集 | 控温方式 |
功率补偿模式 | 功率采集、、、温度采集 | 等温控制 |
热流测量模式 | 温度采集 | 恒温控制 |
热容测量模式 | 温度采集 | 线性升温 |
选配功能
功能 | 品牌/型号 | 参数 |
恒压恒流源 | 是德科技/E3634A | 输出:50V/200w; 回读精度:0.15% |
充放电设备 | 新威 | 按需选配 |
方型标准铸铝加热器 | 定制 | 最大功率200W |
18650标准铸铝加热器 | 定制 | 最大功率50W |
产品特点
兼容等温功率补偿和热流测量模式,,,,满足不同尺寸电池测量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基于对比法测量电池不同温度下的热容值,,,操作快速便捷。。。
具备对充放电热特性测量结果准确性进行校准的功能。。。
电池充放电模块可切换充放电模式、、、设置恒流/恒压
安装条件
电源 | AC220V/50Hz |
场地要求 | 设备至于实验台或地面上,,,,避免震动,,,,配备稳压电源及独立接地。。。 |
环境要求 |
设备应水平放置于通风良好设备应水平放置于通风良好的试验室内,周围应留有充足的空间供操作及维护之用。。。 温度:(5~40)℃,,湿度:<85%RH |
环保要求 | 废气需经活性炭过滤或外排处理,,,,废样按危废分类收集 |
充放电产热测试实验准备阶段
1. 测试对象选择
电池类型:明确测试对象(如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记录其标称电压、、、、容量、、内阻等参数。。
电池状态:确保电池处于健康状态(SOH>80%),,,避免使用老化或存在缺陷的电池。。。。
封装形式:根据电池形状(圆柱、、、、方形、、、、软包)选择合适的测试夹具,,,确保接触良好且均匀受热。。。。
2. 测试设备配置
充放电设备:选用高精度电池测试仪,,支持恒流(CC)、、、恒压(CV)、、、脉冲等多种充放电模式。。。。
温度监测系统:
热电偶/热电阻:布置于电池表面关键位置(如正负极、、、中心、、、边缘),,,,数量根据电池尺寸确定(通常3-5点)。。
红外热像仪:用于非接触式全局温度场监测,,,分辨率需≥0.1℃,,帧率≥10Hz。。。
数据采集仪:同步记录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采样频率≥1Hz。。。。
环境控制:使用恒温箱或环境舱模拟不同温度条件(如-20℃至60℃),,,,温度波动≤±0.5℃。。。
3. 安全防护措施
防爆箱:将电池置于防爆箱内,,配备泄压阀和灭火装置。。。
绝缘处理:确保测试线缆与电池极柱绝缘,,,避免短路风险。。。。
应急预案:制定过充、、、、过放、、过热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流程,,配备绝缘手套、、灭火器等安全工具。。。
二、、测试执行流程
1. 电池预处理
静置平衡:将电池在测试温度下静置2-4小时,,,,使内部温度均匀。。。
初始容量标定:以0.5C倍率进行一次完整充放电循环,,,记录实际容量。。。
2. 充放电策略设计
工况选择:
恒流充放电:设定固定电流(如1C、、、2C)进行充放电,,记录电压-时间曲线。。
动态应力测试(DST):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如加速、、、减速、、、、怠速),,,,通过变电流工况评估产热特性。。
脉冲测试:施加短时大电流脉冲(如10C/10s),,,,分析瞬态热响应。。。
截止条件:
充电截止电压:根据电池类型设定(如三元锂4.2V,,,磷酸铁锂3.65V)。。。
放电截止电压:通常为2.5-3.0V(避免过放)。。。
温度保护:当电池表面温度超过设定阈值(如55℃)时自动终止测试。。。
3. 产热数据采集
同步触发:确保充放电设备、、、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同步启动,,时间误差≤10ms。。
实时监测:
记录电压、、电流、、、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使用红外热像仪捕捉电池表面温度分布,,,生成热图序列。。。
关键参数提取:
峰值温度(T_max):充放电过程中电池表面的最高温度。。。
温升速率(dT/dt):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量,,,反映产热强度。。。。
热平衡时间:从开始充放电到温度稳定所需时间。。。
三、、数据分析与建模
1. 产热计算方法
直接测量法:通过温度传感器数据计算产热量(Q = m·c·ΔT,,,,其中m为电池质量,,,c为比热容)。。。
电化学热模型:结合产热方程,,,分离可逆热(熵变)与不可逆热(极化
2. 热行为分析
充放电阶段对比:分析充电与放电过程的产热差异(如充电时负极产热更显著)。。
倍率影响:绘制产热量与充放电倍率(C-rate)的关系曲线,,评估高倍率下的热失控风险。。。。
温度分布均匀性:通过红外热像仪数据计算温度标准差,,,评估电池内部热管理效果。。。
3. 热模型验证
有限元仿真(FEA):使用软件建立电池三维热模型,,,输入材料参数(导热系数、、比热容)和边界条件(对流换热系数)。。。。
模型校准: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调整模型参数(如接触热阻)以提高精度。。。